9月18日上午10点整,防空警报在郑州市上空准时响起,提醒着广大人民群众勿忘国耻。幸福地生活在和平年代,战争年代的硝烟也渐行渐远。
人防工程监理人员发现,大量城市建设中以“战时平时两用”为初衷的人防工程资源处于闲置状态,未能发挥其在和平时期应有的作用。
随着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,北京市的地下空间还在以每年600万平方米的速度递增,但仍有很多人防工程没有“用之于民”。而对于闲置的人防工程,今后主要将改造为公益便民类场所。前提是保证人防工程的两层防护门、排风间、消防管道等设备不变动。
人防工程监理人员查到的相关资料显示,公益便民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场所:宣传教育场所、物资储备场所、办公场所、停车和交通场所、商业场所、文化体育场所、其他用于公益、便民服务的人防工程。
将闲置的人防工程利用起来,改造为公益便民类场所本是一件方面造福民众的好事,但
人防工程监理人员认为,为了防止人防工程公益化改造后仍存在安全隐患,应妥善处理好人防工程的产权问题。